MC中国文艺汇>历史穿越>抗日之我为战神 > 第六百章 打得赢、不变色
    “而短时间之内我们还没有能力彻底的解放全东北,南满的工业基础我们根本就指望不上的情况之下。而要维持大规模战争的需要,满足部队日益增长的需要,没有一个自己强大的国防工业是无法将战争进行下去。”

    “我们的军工产业,是通过在日军秘密仓库之中缴获的日军从太原兵工厂掠夺的部分机器设备,以及日军在占领沈阳兵工厂后抽调出作为储备的部分机器设备。以及在佳木斯缴获的日军为了北上战略,准备在北满地区建立兵工厂的机器设备和工人基础上组建的。”

    “虽然条件比关内各个战略区的兵工厂基础好的多,但是同样存在着机器设备大多老旧不堪,技术力量薄弱的情况。后来通过部分技术图纸和情报,从苏联方面交换了一批机器设备,但同样也有很多老古董。甚至还有八国联军时期,沙俄从天津掠夺的北洋机器局的生产设备。虽然聘请了部分的苏联专家,但是生产能力受制于硬件条件,却是依旧上不去。”

    “这样的基础,使得我们兵工厂的生产能力并不高。去年的秋季作战,整个兵工厂全速运转,但生产能力却依旧无法满足战场需要。在难以为继的情况之下,不得已动用了库存。一场会战下来,库存炮弹几乎消耗一空。”

    “而且所有军工原料,从枪炮弹使用的无烟火药、制造枪炮的钢材,试制制造子弹的弹壳铜都需要通过现金或是以货易货进口。不仅要受到苏联方面交货效率制约,还给军区的财政带来了极大的压力。”

    “苏联方面生产的镍铬合金钢质量虽然不错。但是无烟火药质次价高。质量很不稳定。对弹药的性能影响很大不说,价格还相当的高。而且交货的时间经常拖拖拉拉,质量和效率根本就没有任何的保证。”

    “而且对于维持一场战争最基本需要武器来说,单纯的依赖进口,不仅我们的财力承受不起。而且将自己的输血管放在别人手中,被人家时不时的卡一下脖子,总归不是长久之计。扩大并发展我们自己的军工产业,对于我们来说已经成为必要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