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C中国文艺汇>青春都市>九鼎青云志 > 第三十二章 斩月之桥
    上河不知庙堂覆,

    烟增柳色犹胜初。

    楼台琴卧闻一曲,

    难愁社稷自荣枯。

    汴京这座东宋王朝的政治中心,皇宫禁院和东城的各部衙门一应俱全。而作为文化中心,此地甚至是整个大陆的集散之地。固而汴京之地的繁荣景色,自不必怀疑。

    一条长渠,东西贯穿争做古都,河名汴河。又因是都城之渠,多称“上河”。

    汴河两岸,汴京城千姿百态可谓跃然于上。勿论市井民居,还是亭台楼阁。纵有书院学堂,亦存青楼赌坊。或是高台道场,也存市井戏台。这世间百态,包罗万象,可谓十之延绵于此。

    纷繁至此,虽是与都城庄严有些违和,但如此盛世繁华也并无不妥。不过,这般盛世虽并非是粉饰之太平,但却是连王朝破灭,都未曾让其有所收敛。也不知是民之福还是国之殇。

    斩月桥,汴河十桥之一。此桥拱圆,桥栏仅2尺高矮,又无桥墩,与河面成一个半圆之势。十桥之中算是别具一格,常有画师将此入画。

    曾有一名画师所作美人图,便是以此为景,娟娟美人独立桥上。此画一出,便是追捧无算,数次易手后被一位酷爱书画的闲散王爷收入藏中。

    题跋,对于字画之类的收藏很是平常。于名画上题跋,既是风雅之事又能留一段过往。每每得手之人皆会题注自己的见解或是诗作,再盖上自己的藏章。

    王爷本人画功平平,但诗成大家。观画有感,便于上留了一句“细柳不及斩月腰”的名句。意思是桥上美人的细柳腰肢,却不及那半月桥拱与水面倒影形成拦腰斩月的意境美妙。

    本是风雅无双的句子,却不料,因其中透着一缕不爱美人爱江山的君王气息,王爷最终无奈被贬出京,名画再次易手。

    其它勿论,有此佳句,又成此典故,此画风评更胜。而这座小拱桥,不知何时开始,便被称作“斩月桥”是了。

    然而,如今的斩月桥旁,人影绰绰,皆是四下张望。

    “那每日静思的公子却没有来吗?”

    “为何不见那位痴情公子了?”

    “难道再不能见那翩翩公子了吗?”

    不曾想,源生曾每日独立之处便是这斩月桥旁。

    正值黄昏,斩月景致犹在,而仅仅是翩翩公子未现,此处便幽幽黯然之意延沿。看来于世间女子看来,那王爷的名句意境应该倒过来吧!

    天色渐晚,失望的人群恋恋不舍地散去,将原本的幽静还了回来。也是人群散去,终有一位才得以显现而出。望向源生每日独立之处,面露疑惑。明明感应之力强烈如斯,却空空如也。本是跟随感应而来,难道已是错过?

    月皓星烁独自风,蝉鸣蛙噪万千虫。

    已是星夜,除了少数灯红酒绿之所,汴京城内多半已经安静下来。就连皇宫,也已将灯火降至稀疏。

    “嗒”

    一道清瘦修长的身影轻轻落下,立在巨城角楼之上。明明一袭白衣,却不知用了如何手段,光线在其身周扭曲。常人看去,那处仍是漆黑一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