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古拉与谢尔盖的对话,倘若被哈尔斯耳闻,恐怕会当即气得吐血。

      简直是从他身上薅羊毛薅上瘾了。

      不仅是薅羊毛那么简单了,就是吃定他了。

      此刻,哈尔斯心中虽有疑虑,却未曾往那方面深想。

      在他看来,对方还不至于狂妄到如此地步。

      为了能够尽快看到许参暴毙的新闻,哈尔斯也派人参加了音乐唱片的竞拍会。

      这张唱片的竞拍场面异常火爆,竞争之激烈前所未有。

      俄方为了最大化利益,并未采取传统的从低到高排名配额的方式。

      而是对每一份唱片都进行了单独的拍卖。

      并且,所有唱片公司均享有多次参与竞拍的机会。

      这一规则顿时引燃了竞拍现场的火药味。

      首拍成功的音乐公司为了巩固自己的地位,开始不惜一切代价地恶意抬价。

      在他们看来,只要能让其他竞争者的成本高于自己。

      那么在后期唱片发售的市场竞争中,就能占据足够的优势。

      这就让后面参与竞拍的人苦不堪言。

      竞拍当天,原本起拍价1卢布一张的唱片,最终竟被炒到了5000卢布一张的天价。

      这让哈尔斯感觉如同吃了苍蝇一般难受。

      在他看来,参与唱片的竞拍,无疑是在为许参作嫁衣。

      但为了能给谢尔盖创造机会,哈尔斯还是咬咬牙,决定参与竞拍。

      毕竟,谢尔盖可是亲自找他要了10张唱片。

      还信誓旦旦保证:“为了万无一失!”

      哈尔斯只能照办。

      “要想使其灭亡,必先使其疯狂!”

      哈尔斯自言自语,仿佛已经预见到了许参的灭顶之灾,咬牙切齿之中透露出一种近乎疯狂的决绝。

      各大唱片公司在获取了各自的份额之后,为了将利益最大化,直接在拍得的价位基础上,翻倍售出。